首页 资讯 正文

为什么我们还在听五月天

体育正文 17 0

为什么我们还在听五月天

为什么我们还在听五月天

潮新闻客户端(kèhùduān) 记者 陈宇浩 对于许多人来说,这几天,去看唱至正酣(zhènghān)的五月天演唱会,可能是(shì)最具仪式感的事情。 连开五场“大莲花”,刷新(xīn)杭州(hángzhōu)演唱会市场新纪录……作为华语第一天团,五月天一直在(zài)踩出新的脚印。也正如今天大家所看到的这个版面,对于《钱江晚报》来说,同样是以新的尝试,表达我们斟酌许久的心意,唤起最直接的情感投射(tóushè)。 杭州站(zhàn)现场图片,来自相信音乐官方微博 发起(fāqǐ)“杭州,Give Me Five!”这个活动之时,我们就袒露过初衷:想(xiǎng)邀请所有曾(céng)被五月天照亮过人生的你,用最原始也最真挚的方式——手写告白,将心底的话化作纸上的温度。 可能有人会说(shuō),都什么年代了,还要手写?还要登报?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不妨先想想另一个(yígè)问题:都2025年了,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在听五月天(wǔyuètiān)?为什么20万张票还会秒空? 五月天总说自己(zìjǐ)是“憨人(hānrén)”,可正是这群笨拙又固执的(de)“憨人”,用二十六年时光谱写出一个世代的青春原声带——晚自习耳机里的《倔强》,毕业册上(cèshàng)歪歪扭扭的《笑忘歌》,失恋时单曲循环的《突然好想你》,这些旋律像隐形的年轮,镌刻(juānkè)着我们成长路上每个珍贵的坐标。 正如一位(yīwèi)歌迷形容的那样(nàyàng),“他们的歌里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,只有与你并肩看世界的温柔共鸣”。 杭州站现场图片,来自相信音乐官方微博(wēibó) 这么多年,不知不觉,五月天(wǔyuètiān)用音乐搭建起了一座跨越“代际”的桥梁。就像(xiàng)前两个夜晚我们在“大莲花”所见,《倔强》的前奏一起,数万人挥舞(huīwǔ)荧光棒,把生活的委屈、爱情的遗憾、梦想的犹疑统统抛向夜空,又在《OAOA》的副歌里笑着泪流满面……这种力量,让五月天从一支乐队变成一种文化符号(fúhào),甚至(shènzhì)一座城市的情感容器。 而我们所做(zuò)的,也是希望能让这个“容器”再满些。 这个数字时代,表情包取代了情书,语音条覆盖了笔迹(bǐjì),但总有些情感需要更郑重的(de)(de)载体。潮新闻发起的“杭州,Give Me Five!”手写告白征集,正是为了在算法瀑布流中打捞那些被折叠的真心。笔尖与纸张的摩擦,字迹的轻重缓急,甚至涂改的痕迹,都(dōu)是情感的“具象化(jùxiànghuà)”,每一笔都是独一无二的生命叙事。 这个版面(bǎnmiàn),是给所有五迷的(de)“告白橱窗”,我们也希望它是一台(yītái)“时光机”,能带着手写刹那的情感,凝固这份“笨拙的浪漫”,飞到五月天手中。 因为当它们被印刷出来,登在这里(zhèlǐ),便已经构成了(le)一个时代的青春底稿,这或许也是“Give Me Five”最动人的答案——与五月天(wǔyuètiān),与曾经、现在、未来的自己,郑重击掌。
为什么我们还在听五月天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